今年世界麻风病日的主题是“弘扬时代精神,消除麻风危害” 。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推进消除麻风病危害的进程,高质量实施防治策略和措施,全面实现以县区为单位消除麻风病危害的任务;同时,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防治麻风病的关注度,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和防治人员,营造全社会健康文明的时代风尚。

弘扬时代精神,消除麻风危害
今年世界麻风病日的主题是“弘扬时代精神,消除麻风危害” 。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推进消除麻风病危害的进程,高质量实施防治策略和措施,全面实现以县区为单位消除麻风病危害的任务;同时,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防治麻风病的关注度,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和防治人员,营造全社会健康文明的时代风尚。
一.什么是麻风病?
麻风病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之一,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,通过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。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。绝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,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,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。
二、被麻风杆菌感染后都会发病吗?
只有极个别的人感染麻风杆菌后会发病。因为大多数人天生对麻风病有免疫力,所以绝大多数的人感染麻风杆菌后不会发病。与麻风患者一起吃饭、喝水、劳动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染麻风病,食用麻风患者种植的蔬菜、水果和喂养的鸡鸭鱼肉等也不会传染麻风病。
三、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?
1、传染源: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。
2、传播途径:正常人通过长期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染。
3、易感人群:儿童及少数对麻风杆菌免疫力低下的人易受感染。
四、麻风病有哪些危害?
1、麻风病致病、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,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2、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,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,对个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。
3、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,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。

五、麻风病的临床表现:
1、皮肤损害:麻风病人早期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皮肤损害,有斑疹、丘疹、结节、斑块、浸润、和少见的皮肤原发性溃疡等。
2、神经损害:神经损害为麻风病一个主要的表现,临床上可触及神经粗大,局部皮肤麻木无汗、肌肉萎缩、局部皮肤和关节营养不良和功能减退。神经损害可引起的畸残,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面瘫、爪形手、垂足、严重的局部功能紊乱可引起骨骼改变如指(趾)骨、掌骨和跖骨的吸收,无痛性足底溃疡,足底溃疡的足部损害。
六、麻风病的预防:
1、对重型患者,必须实行隔离治疗。
2、在流行地区,普遍进行卡介苗接种,增加易感人群对麻风的抵抗力。
3、加强宣教工作,早发现,早防治。
4、患者应加强营养,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,适当参加劳动,忌房事。并注意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。

七.出现哪些症状或体征需要排除麻风病?
1、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肤病(三月以上)。
2、皮肤闭汗(局部干燥)或感觉异常,如麻木、蚁行感。
3、眉毛稀疏脱落,酒醉样面容。
4、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。
5、水肿性红斑损害、结节性红斑损害。
6、神经粗大、疼痛或触痛。
7、手或足发生反复无痛性伤口、溃疡或容易烧/灼伤。
8、闭眼不拢、口角歪斜、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型手、垂足。
八、麻风病能治愈吗?
随着科学的发展,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。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福平(RFP)、氨苯矾(DDS)、氯法齐明(B663)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,疗效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