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目前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,特别是自10月28日呼市学生返通以来,通辽市地区频繁出现关联病例,尤其近日又涉及多所医疗机构。市人民医院作为我市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重点单位,坚持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总策略,压实“四方责任”,落实“人、物、环境”同防各项措施。11月14日上午,医院党委书记林学海、院长于海龙带领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,深入临床一线安排部署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工作。





医院领导班子深入临床一线科室,在内分泌肾病科、肿瘤科、呼吸内科、神经内科、普外科、神经外科、消化内科、骨科、儿科、妇产科、心内科、五官科、康复科、体检科、急诊科等住院疗区和诊疗区域,预检分诊、发热门诊和核酸监测处等重点部位,督导检查了住院患者与陪护管理、医护人员抽调援外情况,首诊负责、预检分诊流调、过渡病房使用等疫情防控、院感防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。督查过程中,林学海书记强调,临床各科室要团结一致、克服困难,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,积极配合医院职能部门对援外工作人员的抽调。同时,一定要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四项机制,杜绝出现院感问题。大家要共同努力,时刻警醒!坚决打好这场疫情攻坚战、歼灭战。




在医院早交班会议上和督导检查过程中,林学海书记强调,我们要一手抓疫情防控、一手抓医疗服务,两手抓两手硬。对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和血液透析、肿瘤患者、孕产妇、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、特殊人群,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,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。严格督促落实首诊负责、过渡病房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,不得以任何理由,推诿急危重症病人。120急救站强化24小时值守,确保120急诊急救通道的畅通。针对无核酸检测报告的急危重症患者,在急诊、抢救室、手术室、病房设立缓冲区域,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,要确保第一时间实施抢救,同步进行核酸检测,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转入普通病房。此外,针对严防物流或社会面因素造成疫情输入等情况,进行了工作要求和管控部署。






下一步,医院将加大对院属各临床、医技、行政后勤科室和重点环节、重点岗位、重点部门的监督检查的频次和范围,尤其对发热门诊、预检分诊、院前救护与院内急诊、定点医院物资保障、院感防控、医务人员抽调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,切实履行好市人民医院肩负的防控疫情、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职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