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提高全球对哮喘的认识,从1998年开始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“世界哮喘日”2023年5月2日为第25个世界哮喘日,主题是“全面关爱每一位哮喘患者(Asthma Care for Al) ”,旨在促进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哮喘管理计划。
什么是哮喘?
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,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。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急、胸闷或咳嗽等症状。

哮喘的病因:
1、遗传因素: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,具有家族集聚现象,亲缘关系越近,患病率越高。
2、环境因素:①变应原性因素,如室内变应原(尘螨、家养宠物、蟑螂)、室外变应原(花粉、草粉)、职业性变应原(油漆、活性染料)、食物(鱼、虾、蛋类、牛奶)和药物(阿司匹林、抗生素);②非变应原性因素,如大气污染、吸烟、运动和肥胖等。

患有哮喘的朋友的自我管理建议:
1、远离过敏原,不种植开花植物、不饲养宠物,定期清洗床单、被罩、窗帘等家居用品。
2、出门佩戴口罩,降低与过敏原接触的几率。
3、减少或禁止烟酒的接触,以及刺激性气体的接触。
4、适当锻炼身体,加强身体机能,但运动要适量。
随身携带哮喘常备药物。

我们该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哮喘?
肺功能检查有助于确诊哮喘,也是评估哮喘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。哮喘发作时肺功能检查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,第一秒用力呼气量(FEV1),一秒率(FEV1/FVC%)、最大呼气中期流速(MMER)、呼出50%与75%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(MEF50%与MEF75%)以及呼气峰值流量(PEFR)均减少,可有用力肺活量减少、残气量增加、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,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。
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呈可逆性改变。肺功能检查时做舒张试验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标准之一,能帮助诊断患者有支气管哮喘。
舒张试验主要是通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来进行试验,常用到的药物有沙丁胺醇、特布他林等。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以判断是支气管哮喘,还是慢性阻塞性肺病。
我们在吸入药物后,过15分钟再测试,观察肺功能和一秒率的改善情况。如果一秒率的改善大于12%,而且绝对值增加200ml以上,判断患者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。

但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症有些相似,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。如果误诊,或者是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治疗,一旦形成慢性哮喘,这就会成为一辈子的麻烦事了。所以,恳请家长们多多留意小朋友!如果小朋友有得哮喘的苗头,就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,千万千万不要大意!
哮喘治疗的误区
误区一:只重视发作期,忽视缓解期
很多患者把哮喘当感冒治疗,发作期的时候非常重视,一旦好转就不治疗了。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,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,既要重视发作期治疗,也要抓紧缓解期的治疗机会。哮喘的轻微症状也提示气道的炎症没有得到良好控制,如果不经过规范的治疗,这种慢性炎症就会导致气道结构的破坏,造成永久性的肺功能损害。哮喘没有被控制好,随时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刺激作用而发生急性发作或病情恶化。因此,需要长期规范治疗。
误区二:重视药物治疗,忽视其他方式治疗
对于哮喘,药物治疗固然重要,平时的预防和其他物理方式治疗也是可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的。比如要预防感冒,要避免接触变应原,如海鲜、花粉、尘螨等。也要积极排痰,疏通气道,避免感染。
误区三:对吸入激素有恐惧心理
在哮喘的治疗中,吸入糖皮质激素,是消除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比较有效的药物。这类药物基本不进入血液循环,不良反应比较小。但是很多患者认为长期用药对身体不好,副作用太大,因此不能坚持用药。其实,吸入糖皮质激素仅为全身应用激素不良反应的1%,吸入用药量仅是口服用药量的1/20~1/10,但是吸入用药效果却是全身用药的500~1000倍。所以患者应该遵照医嘱,长期坚持用药。
